永昌职专教师团队技术攻关获突破 携手企业共推高原农业智能化

2025-08-29 11:58:47  阅读:-  来源:

近日,永昌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孟亮、李有萍老师带领的教学科研团队传来捷报:其主导研发的“基于AI大模型搭载量子经典混合云机制的高原农作物病虫害预测系统”在核心技术上取得突破性进展,同时与沈阳市顺遂蓝禾数字科技有限公司达成合作协议,双方将携手推动该系统的落地应用与迭代升级。

据了解,该系统针对高原地区气候多变、农作物病虫害种类独特且防控难度大的特点,创新性地将AI大模型的深度学习能力与量子经典混合云的高效算力相结合。通过AI大模型对海量历史病虫害数据、气象数据、土壤数据的分析学习,系统可精准识别病虫害发生的潜在规律;而量子经典混合云机制则解决了传统计算模式在处理高维度农业数据时的效率瓶颈,实现了对病虫害发生时间、范围及危害程度的快速预测,预测准确率较传统模型提升近30%,为高原农作物病虫害的早发现、早防控提供了有力技术支撑。



“核心突破在于‘双引擎’的协同运作。”王堃老师介绍,AI大模型负责“智能分析”,能自主优化预测算法;量子经典混合云则承担“高效运算”,让海量数据处理速度提升数倍,“这让系统既能精准预判,又能快速响应,特别适合高原农业的复杂场景。”吴全山老师补充道,团队在模型适配性上做了大量本土化调整,针对青稞、油菜等高原特色作物的病虫害特征进行专项训练,让技术真正“接地气”。

此次与沈阳市顺遂蓝禾数字科技有限公司的合作,将聚焦系统的产业化转化。根据协议,企业将提供资金与市场资源,学校团队负责技术迭代与田间验证,双方计划先在河西走廊部分县区开展试点,再逐步向青藏高原边缘农业区推广。“这不仅是技术的落地,更是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实践。”吴全山老师表示,合作过程中,学生可参与系统测试与数据采集,实现“学用结合”,为培养农业智能技术人才搭建实战平台。

业内人士认为,该系统的技术突破与合作落地,为高原农业现代化提供了新思路,也为职业院校服务地方产业、推动技术创新树立了典范。未来,随着系统的推广应用,有望大幅降低高原农作物病虫害损失,助力乡村振兴与农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