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乡村荒漠化治理的可行性设想
陈佳兴1,古瑞祥1,谢欣雨1
(1.沈阳理工大学,辽宁,沈阳,110159)
摘要沙漠问题自古以来便困扰着我国,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有关沙漠治理的政策和相关文件数不胜数,在一代又一代植树人的不懈努力下我国在抗击沙漠化的战役中越战越勇,时间来到21世纪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为了更有效的治理我国的西北地区荒漠化,我们对敦煌市的部分沙漠地带防护林所种部分树种进行了理论研究,本文主要针对敦煌市防护林的树种与其他抗旱树种进行理论对比,并发表自己的认识与看法。
关键词 防护林 树种 荒漠化治理 理论研究
一.荒漠化治理的昨天与今天
(一)荒漠与荒漠化
1.荒漠
荒漠是一种生物群区,年降雨量少于25厘米的地方,或者任何地方的蒸发量远超过降雨量的,造成有效水分缺乏的就是荒漠。荒漠可分为岩漠、砾漠、沙漠和泥漠。
2.荒漠化
荒漠化是一种生态系统的演变,是由于干旱、植被破坏、过度放牧、风蚀、流水侵蚀、土壤盐渍化等因素造成的大片土壤生产力下降或丧失的自然(非自然)现象。
(二)荒漠化治理
据资料显示自秦至南北朝时期我国荒漠化主要集中于西北地区;隋唐时蔓延至东北地区;明清时修建长城以及各种封锁政策客观上导致民众生活品质下降但也遏制了对边疆地区的开垦,在我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每个朝代都有着符合当时时代特色的荒漠化治理理念。
凭借这些理论作为依据,荒漠化治理得到了突破性的进展,自20世纪中叶新中国建立就荒漠化治理的理论层出不穷,通过这些理论各个靠近沙漠的林场都逐渐摸索出了符合当地的理论体系。而有了理论依据作为支撑,当地林场才能够深入的发掘其潜力,同时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为当地的脱贫攻坚打开了新的局面,即抵挡住了荒漠化的侵蚀,保护了其后方的内陆地区不受风沙的影响又为当地百姓带来了经济效益可谓是一举两得。
在当今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境内或多或少的存在着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而产生的沙漠,由此可见荒漠化的问题威胁着这个世界,因此荒漠化治理并非一地一国便能治理,更需要世界上各国同心协力。
二、敦煌市地理气候等因素分析
(一)地理特征
敦煌市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最西部,地处甘肃、新疆、青海三省交汇之处,东有三危山,南有鸣沙山,西部毗邻甘新库木格塔沙漠,整体地势南北高,中间低,形成了西南向东北倾斜的盆地平原地势,平均海拔1139米,全市绿洲面积1400平方公里,仅占全市总面积的4.5%,因此敦煌也有“戈壁绿洲”的美誉。
(二)气候特征
敦煌市深居内地,受高山阻隔,远离海洋潮湿气流,属于典型的暖温带极干旱大陆性气候,气候干燥,降雨量少但蒸发量大,同时昼夜温差大,日照时间长,年平均降雨量42.2毫米,蒸发量2505毫米,相较于降雨量的过大蒸发量导致敦煌十分干旱,生态环境脆弱,荒漠化的现象更是较为严重。
(三)水文情况
敦煌市境内水文情况主要由疏勒河和党河等河流作为水源,均源于祁连山脉的高山融雪。其中党河流过敦煌的主要市区,疏勒河流淌在敦煌北部,总体水资源较为匮乏。随着近年来敦煌农业以及工业的发展,党河等水源逐渐不能满足需求,更多的地下水资源被开采,这对土地荒漠化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四)人口
随着近代敦煌的发展,敦煌市人口在总体上呈现上升趋势,从1980年的9.6万人,在2005年增加到13.7万人,在最近的2019年,敦煌市的总人口已经到达了19.18万人,人口持续增长,随之而来的还有对日常用水需求的增加,这无疑加剧的敦煌市的土地荒漠化。
(五)旅游业
二十世纪以来,我国旅游业发展迅速,敦煌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有着远近驰名的敦煌壁画、莫高窟等著名景点,近年也吸引了国内和国际上的许多游客,但是随着大量游客的往来,对当地水资源也造成了不小的压力,这也会间接的对土地贫瘠发展产生影响。
(六)结论;敦煌荒漠化的成因
由于地理位置因素影响,敦煌身居内陆,远离海洋湿润气流,常年蒸发量远大于降雨量,且位于西部的甘新库木塔格沙漠毗邻敦煌市,并以每年3-4米的速度向敦煌逼近,这更是大大影响了敦煌的荒漠化;伴随着敦煌市内工农业以及旅游业的发展,敦煌对水的需求量也大大增加,在地表水不能满足的情况下,对地下水的开采无疑加剧了荒漠化的程度。总而言之,土地荒漠化是随着敦煌的发展所必须要面临的严峻挑战,我们必须针对敦煌的特殊情形走出有地方特色的荒漠化治理道路,这样我们才能做到发展与自然共生共存,本文也以学生的视点来进一步提出一定的治理措施和固沙植物的药用、饲用等生态价值,希望能够对敦煌地方的荒漠化治理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
三、荒漠化防治对策
(一)面对荒漠化
截至2014年,全国荒漠化土地总面积261.16万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的27.20%。尽管我国各大治沙工程正在取得成效,全国荒漠化土地面积由20世纪末年均扩展1.04万平方公里转为目前的年均缩减2424平方公里,但不可否认荒漠化仍是我国西北地区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必须要面对的一种危害。
面对荒漠化,我们更应该去进行科学化的治沙护林,将荒漠化的生态环境问题转化成治理荒漠化产生的经济生态效益,从而取得更加显著的效果与进步。
(二)荒漠化背景下的城市治理
1.控制人口的增长,并普及有关的防沙节水知识。敦煌作为西北的中国文化重镇,近年来人口增长迅速,对日益减少的水资源产生了很大的需求,这对于荒漠化治理是危害性很大。人口的增长也从侧面增加了敦煌对于蔬菜、住宅等相关产业的需求,这些产业都在间接上消耗了敦煌的水资源,使敦煌生态的天平有所倾斜,而控制人口,普及防沙节水的知识可以很好的减轻这一方面的危害,也能够为敦煌的城市发展产生相当大的益处。
2.合理规划农业、工业用水,避免开采利用地下水资源。敦煌的主要水源在流经了敦煌市区的党河,这也是敦煌工业、农业,建筑业的主要用水来源,近年来随着敦煌市的不断发展,各类产业需水量也不断上升,这使得地下水成为了解决日益增长的用水需求的主要方向,而地下水对于荒漠化的治理也非常重要,面对这些挑战,敦煌市需要合理的去规划各类产业用水,不能越过地下水开采的红线,当地下水的埋深超过了地下植被生长需要的临界值时,就会造成地上植被的衰退,进而造成荒漠化的产生。因此,对地下水资源的合理规划,非法开采的有效惩治非常重要。
3.加快防风治沙的步伐,加紧建设生态屏障。敦煌市坐落于河西走廊的最西侧,毗邻甘新库木格塔沙漠,库木塔格沙漠主体在新疆,但是由于主风方向及地形的缘故,敦煌是该沙漠中危害发生的重点区域,据统计,其每年向敦煌逼近3-4米,这使人不得不警惕,面向沙漠,我们应当建立起防风固沙带,通过固沙植物来丰厚土壤,也能阻止沙漠的侵袭。许多的固沙植物都有一定的经济效益,也能够围绕其来发展一定的产业,使得防沙与发展齐头并进。
(三)主要抗旱树种的理论对比表格版
四、总结
面对荒漠化,敦煌市在这场严峻的挑战中应当去走出自己的步子,围绕荒漠化的防治,建立起自己独特的生态产业,通过这样的方式,敦煌可以在防治中稳定社会经济,也能够使得人民安家乐业。
参考文献
[1]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政府网,中国荒漠化和沙化状况公报
[2]李得禄、赵明等,库姆塔格沙漠周边土地荒漠化成因及其治理对策——以敦煌市为例
[3]敦煌政府网站信息
[4]百度百科
